引进的大白猪为啥不抗冻?
我国的地方猪种很多,但是它们大多生长速度慢,瘦肉率低,而国外的很多猪种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,所以,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引进一些种猪,与本地的猪进行杂交,让它们的后代即长得快又适应本地的环境。黑龙江省兰西种猪场于2008年开始从加拿大引进大白猪,在引进前,他们首先进行了一番考察,了解到加拿大养猪场的设施一般都比较好,机械化的程度比较高,温度、湿度的控制以及上料都是自动化,意识到要想引进这些大白猪,就得建立比较好的养殖设施,让自己的圈舍符合大白猪的生长。毕竟,猪场非常看好大白猪这个品种,特别是其生长速度快,瘦肉率高的特性更是让他们下定决心引进种猪。但是这些种猪被引进来的时候,恰好是冬季,尽管加拿大和我国东北的气候条件差不多,但是这些引进的种猪却明显表现出了不抗冻的特性。
两地养殖场的设施却还是有些差距;大白猪本身毛比较少,稀稀拉拉的;它的肉皮也比较薄;脂肪含量比较少,这些都使得大白猪不抗冻。
为了解决这个缺点,于是他们对猪舍进行了改造。
矛盾的产床模式,切忌盲目照搬,做到因地制宜。
产床模式是从加拿大照搬过来的。加拿大在养殖大白猪的时候,那些生产的母猪都是住在产床上,不用趴在冰凉的水泥地面上。然而,这种照搬过来的方式虽然可以让生产的母猪脱离了冰凉的水泥地面,但是相比优点来说,带来的问题更多。
一头头的母猪都被关在产床里,吃喝拉撒都在产床上,猪舍本来为了防冷,已经把门窗都封得严严实实的,排泄的粪便让这个密闭的猪舍湿度很大,而且,为了清理粪便,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水冲洗,导致猪舍内的湿度更大了,很容易就超过这些种猪所需要的60%的正常湿度范围,这对母猪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。湿度过大可能诱发母猪患上关节炎等疾病,母猪如果瘸了或者是瘫痪了,也就失去了种用的价值,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。
经过驯圈基本上解决了猪舍内湿度的问题了,而温度也通过把门窗封得严严实实而得到了保证。
无运动场模式养殖大白猪。
对于那些带有运动场所的猪场来说,养殖大白猪的种猪可以通过活动场解决猪的拉撒,从而降低猪舍内的湿度。但是在我国,还有一种养殖模式,像东北农业大学的一个养殖基地里,虽然没有活动场,可他们在地面上做文章,很好的控制了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。
在养殖进口大白猪的时候,不同的猪舍,不同的条件,有不同的养殖方法,当然最核心的问题是控制好温、湿度,不让这些大白猪受冻。